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南大学2021考研真题解析】设计史批评749

[复制链接]

71

主题

74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5:2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中南大学2021考研真题解析
设计史批评749
题量

6个
题型

名词解释(3问/10分) 简答题(2问/30分)论述题(60分)
考试时间

三小时
答题字数

名词解释(300字) 简答题(500字)论述题(800字以上)
真题分析

回顾19年20年考研可以发现中南大学的749理论题量是在逐年减少的,相对于的每个题的分值在逐渐增大,20年取消了选择题,变成名词解释3问,简答题3问,论述题一问的7个题,今年取消了一个简答题的题量,将简答题的分值每个增加了10分,一个简答题30分,这么大的分值在作答的时候字数也应当增加一些。中南大学考题除了名词解释是考察同学们的基础功夫,有没有对参考书目熟记以外,在简答题与论述题的提问方式上都是以多个名词结合论述的方式,这就在考察同学们的知识面是否宽广,答题思维是否清晰了。考察范围并不仅仅限于专业知识,还有结合时政热点以及时代背景的问题的思考。
21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1.新艺术运动
2.鬲
3.机械美学
简答题
1.简述 ART Deco风格与商业时尚和消费文化的关联
2.简述以艺术活动为主的美术、以技术活动为主的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
结合自身专业,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被设计活化与传承。
参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没有标准答案)

1.新艺术运动
概况: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影响面积相当大、设计内容十分广泛的一场设计运动。这场运动袭卷了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在建筑、家具、首饰、服饰以及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书籍插画,甚至雕型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究其本质而言,“新艺术"并不单纯是种风格或是一种时尚。因其在欧洲各国的发展以及意识形态都各不相同,一种风格是很难将其全部概括,主要涉及国家有以新艺术运动“曲线风格”为主流的法国,同时法国也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有巴黎以及南锡两个中心,除法国以外、比利时、西班牙、德国、英国、维奥地利等地新艺术运动的发展都各具特色。
风格特征:
以法国为代表的新艺术运动主流”曲线风格“开创了全新的自然主义风格强调然界中不存在单纯的直线或者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风格特征。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四人派与德国青年风格中,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征表现为“直线风格”强调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与黑、灰等中色彩的运用。
成果与影响:
新先术运动在法国有两个中心巴黎和南锡。而巴黎中具有代表性的组织为“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六人集团中的吉马德所设计的巴黎地铁口,具有曲典型的自然主义风格,扭曲的扶手如同树木生长的枝干。缠绕的藤蔓都体现出了吉马德对自然这的追求。南锡主要从家且设计为主,在比利时以亨利凡德威尔德为代表他提出艺术与工业结合的三点要素: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晰。在西班牙则以安东尼高迪为代表,它的米拉公寓将曲线风格和有机自然主义运用到极致。在苏格兰以马金托什为代表的格拉斯哥四人集团主要代表作品为黑色高背椅,具有强烈的直线风格的应用。在德国青年风格中则以彼得贝伦斯为代表。
究其本质而言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欧州大陆的延续发展,
1.新艺术运动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分为陶鬲和铜鬲。陶鬲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在商代陶鬲依然存在。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早期铜鬲同陶鬲形制一样,犹如三个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多无耳,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袋形腹的作用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的煮熟食物,商代晚期以后,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腹带逐渐退化,而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为避免熏黑影响美观,所以逐渐演变为盛粥器。西周时有一种方形的鬲,鬲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有门可以开合,门内可放木炭,如陕西扶风百家村就曾出土过一件。直至战国末期,青铜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机械美学
机器美学或机械美学:
其奠基人是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
其含义有三个方面:
(1)建筑应该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运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
(2)建筑应该像机器一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
(3)建筑应该像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观点就是基于这种机械美学的思想而提出的。柯布西耶对于机器的颂扬,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机器美学”。机器美学追求在设计中造物的形式简洁,具有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设计模式。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从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
柯布西耶最具有影响也是最受非议的一句观点就是“住房是居往的机器”他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类实用要求功能的、完美的“居住机器并且大力提倡工业化的建筑体系。他的一些建筑设计便采取了机器的造型,如模仿轮船、飞机的部件等,但它们与机器的功能及效率并无关系。这些设计的问世把机械美学推向了发展高峰。
4.装饰艺术风格与商业时尚消费文化的关联
进入1920年代,西方社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新站立起来。欧洲各国经济普遍繁荣,欧洲各国进入消费社会,美国经济更是高速发展,人们重新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加提高。整个社会充斥着人们对于消费的欲望。形式与功能不再是消费时代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新兴的中产阶级更加注重产品设计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追求可以展现他们个性,代表他们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同时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商品设计的更多可能性,人们有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成为了形成消费社会时代背景主要因素。
其风格来源主要有
1、古代埃及装饰风格。
2、原始艺术与异域风格。
3、前卫艺术
4、古典艺术
5、新艺术运动
6、舞台艺术
7、汽车设计
8、大型国际展览
其设计特点
1、简洁的几何外型,长方体的块状结构,曲线的装饰,阶梯式的造型
2、强烈的装饰性,常采用具有特征的元素和彩绘的装饰手法
3、独特的色彩系统,原色金属色对比色的大量运用以及少见的珊瑚粉和波斯靛的运用
4、在材料的选择上,多采用皮革黄金象牙丝绸等贵重材料来强调奢华的性感氛围,生漆的运用也很普遍,以及创新材料塑料的运用。
装饰艺术的设计家们无所不用的探索各种装饰手法,吸引人们消费,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力图采取新的装饰形式来装饰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以在现代主义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之间寻找一种折中的设计艺术形式,以满足人们对产品形式的美感需求。这场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展,在材料上和形式上都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但由于他主要为上层客户服务的出发点,在二战后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基本成为史迹。
5.以艺术活动为主的美术、以技术活动为主的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美术,工程设计、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美术与任何一项单纯的艺术活动都是以个人意识为中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特点,是艺术家创作思想的表达与私人情感的宣泄,在纯美术的创作中,美术家可以不受任何条件与规则的约束,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等条件的制约,具有极大的自由性。
设计则是一项具有实用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具有为他人服务的特征,设计的最终价值来源与设计的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以及使用对象的满意程度,商品价值的体现,市场需求的满足都是设计所需要考量的问题。在艺术设计的范围内,由于受生产、技术、使用和消费等条件的制约,创作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设计作为给予人美的享受以及为生活提供便利性的产物,在其创作设计中鲜少带有设计师审美、情感的表现。大多作为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而出现。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艺术活动为主的美术是为表达本人的思想意识而服务的,而以技术活动为主的设计则是为他人为社会以及为市场的需求而服务的,就其功能性质上而言美术与设计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从审美的角更来说,艺术活动与艺术设计则具有相似点。创造过程中都带有艺术家、设计师个人审美的表达,只是在作品中的占有比例不同,艺术家的个人表现成分高于设计师。
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术,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
至于艺术设计与工程设之间的关系,工程设计是解决人们在造物过程中的问题,处理的是物与物之间关系问题,此如汽车的汽缸与活塞之间的运动关系,如何减小之间的磨损等问题,而设计则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的汽车设计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美观性问题。设计是处理人与物、人与机器之间问题的最重要活动。只是不同的设计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究其本质而言,都是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6.结合自身专业,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被设计活化与传承
传统文化作为设计内容的主要来源,可以在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和实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设计便可以很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重新使用,在设计的成果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是简单的模拟以往的形式和风格,而是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其精神气质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来。通过设计表达和符号的作用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使设计既能够装点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能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愉悦。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运用了传统水墨画,以假山作为水墨画的主题元素,取人工之景,以拙政园的墙为纸,用高低错落的切片的巨石落于墙上,绘成一幅水墨山水画。贝聿铭在转译《云山图卷》时,通过具象的模仿,着重营造中国山水绘画中地平面不断抬高的视觉进深感。首先,他将石景的平台划分成为三个依次递增的台阶。然后,在花岗岩的剖面上,雕凿出米氏绘画中简洁而重复的山体形态。最后,用火炬在山形顶端烘烤。从而实现米氏山水特有的“米点皴”的笔法。从意境上来看,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水墨山水墙面虽然没有云雾萦绕,但是也营造出了笼罩在朦胧的江南烟雨中的水墨山水意境。“片石山墙”也成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点睛之作。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设计不能断章取义的截取传统文化的内容,随意篡改传统文化的事实,采取随意拼凑,折中主义的造假行为。如国内泛滥成灾的乡村造假风,遍地都是仿古建筑,假乌镇,假丽江,假袁家村,仿佛复习粘贴一般,千篇一律。为了盈利拆掉仅存无多的宝贵历史遗存,改建假洋建筑或仿古建筑,使过度商业化的古镇和传统村落背离了文化的本质。如此以来,面对国内如日中天的乡村旅游,造假就不可遏制,会有越来越多的假古建、假古村落出现,而真正的文化历史,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的目的,是要永续发展,传之后世。发展的前提是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社会功能,至于如何发展,价值导向很重要,但肯定不是简单的仿古重建。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设计应该考虑为现代生活服务,为现代的人服务,以满足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功能需要。如丹麦设计师汉斯华格纳1949年设计的Y椅,汲取中国明代圈椅的特点,摒弃了传统中式椅背的厚重感而采用Y 字型,把意象上的形式美与功能上的人机性结合,让沉重的中式太师椅,变得轻盈而灵巧,时尚而生动。其扶手以中国传统圆扶手为原型,巧妙地融合了北欧的有机曲线形式更好的提供舒适感。整个椅圈抛弃了中国传统的楔钉榫工艺,而采取了现代的蒸汽压弯工艺,使得产品更适应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最初的设计用高强度的纸绳在木框中织造成椅垫,很有松弛感,后又增加了纺织品等多种椅垫。这把椅子放在客厅,有端庄的形式感,放在餐厅,亦可作为舒适自在的餐椅。由于这款设计可用不同木料制作,有多种色彩选择,适用于多种功能空间。当传统家具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对传统的简单复制只能拉远与生活的距离,如何才能让传统以现代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这就是当代中国设计师应该在汉斯华格纳身上学习的地方。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本土文化,这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同样,也只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才能使现代设计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命力。于此时,现代设计的实践反作用与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中国传统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重要地位。

—END—
[url=][/url][url=][/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16:49 , Processed in 0.2576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