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宝安和龙岗,打响人才大战!未来这四类人已经被深圳盯上了!

[复制链接]

69

主题

71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20: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全球各地,
都正在进行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关于——
人    才
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
天时、地利、人和之利
各类人才蜂拥而至。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平台,
那就是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商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定于2018年4月14至15日在深圳举办。为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于9月26日上午在深圳五洲宾馆召开大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审议介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总体方案。同时,由国家外专局、深圳市政府共同发起的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揭牌并将落户宝安人才园。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已经成功举办十五届,在全球人才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大会函需探讨如何勇担责任,不负使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致力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其实作为深圳市政府共同发起的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揭牌并将落户宝安人才园,及打造石岩湖院士村  ,对吸引人才是极其重要的信号。另外,龙岗也不甘示弱,近日定位为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千人计划创业园)两大人才基地即企业总部基地创投大厦和产业化基地智慧家园项目开园,正式开门迎客!
这意味着,深圳已形成东西两大战略增长级,2016年宝安和龙岗GDP都刚刚突破3000亿!未来他们争的不仅仅是产业,更是人才。人才大战已经打响!从现在看未来,人才级别,代表着未来的城市级别!

你更看好宝安,还是龙岗?


招才引智“宝安经验”获人社部、国家外专局领导肯定认识高,理解深,理念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专局局长
张建国点赞
宝安石岩湖国际院士村项目
并对宝安的人才引进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人社部副部长张建国、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宝安区区长姚任等调研宝安海外智力引进工作




被点赞的石岩湖院士村
目前进展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  石岩湖院士村  }
  概况  

石岩湖国际院士村是“中国深圳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板块之一,主要为院士提供居住生活、休闲度假、学术交流、会务接待和思创场所。


{  石岩湖院士村  }
  人才引进措施  

①  根据诺奖得主、院士等尖端科学家的实际需求制定了《石岩湖国际院士村柔性引才暂行办法》,创新与院士科学家的合作方式
②  鼓励院士科学家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与宝安开展产学研合作
③  鼓励建设以市场为主体的院士产业园,设立基金支持院士科研创新项目
④  在现有科技创新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院士在宝安科技创新给予较大力度的资助


{  石岩湖院士村  }
  取得的成果  
①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士团队与区中医院(集团)联合成立了深圳市首家针灸院士工作站
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贺林院士团队与区妇幼保健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并设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第一个院士工作站
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团队与宝安区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了深圳市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中心,创立深圳首个创面治疗病区
④  中国科学院刘盛纲院士与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出任太赫兹-量子通信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30余件,科技成果转化产值2000万元

院士工作区效果图

{  石岩湖院士村  }
  发展规划  

依托国际院士村,宝安正在打造沿松白路10公里的“高新技术黄金发展带”,确保院士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优先落地宝安。

目前,已建成创维创新谷、奋达科技园等7家科技创新园,总建筑面积126.2万平方米。

创维创新谷
下一步,宝安将围绕石岩“高新技术黄金发展带”打造集企业总部办公、创新孵化、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地,并探索在奋达科技园、创维科技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国际人才产业园分园,为“院士村”、诺贝尔实验室项目落地提供更多支持,推动院士及诺贝尔实验室研发成果技术产业化,加快形成“院士产业”和“院士经济”。

人才对于社会来说
就像树木需要雨水的滋润;花儿需要园丁的浇灌般
在宝安
采取了多项国际化人才引进措施
为宝安的创新发展
保驾护航

多举措引进国际化人才


1
组织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近两年,宝安组织了300多家五类百强企业参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招揽人才7000多人,并与多国人才组织达成海外引智合作协议。借大会之机,宝安精心打造人才展馆,向海外人才展示宝安发展前景,推介宝安人才政策,并连续举办两届“百名海外博士宝安行”活动,促成20多名海外博士落户宝安。

2
组与专家组织和留学社团等合作
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先行区,宝安以宝安中德(欧)产业发展合作联盟、中德(欧)产业示范园建设为契机,与德国高级专家组织、留学社团和猎头机构合作,聘请德国高级专家、退休工程师来宝安进行技术指导,首批已有20家规上企业提供了30个岗位需求,银宝山新、新伟电器已率先引进12名德国专家。



宝安还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宝安职教集团开设“双元制”实验班,筹建中德合作国际职业学校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3
组开展系列海外引智行动
宝安借赴欧经贸交流之契机在海德堡大学等国际名校举办了人才政策推介会,并与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等欧洲留学生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引进欧洲留学人员。今年8月,首次海外引智专项行动在悉尼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举办了人才政策推介会和海外人才招聘活动。

海德堡大学


4
打造海外引智新平台
宝安还充分利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各类平台向全球推介宝安人才政策和产业环境,并在商务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支持下,设立宝安驻德代表处,打造对欧经贸交流和海外引智的新平台。
来源:宝安日报



足不出宝安,就能看名医”66个柔性66引才项目落地
滨海宝安


宝安区对66个卫计系统柔性引才项目进行了认定,这是2016有史以来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卫计系统柔性引才项目。其中院士、博导的国家级A类项目占41个,数量超过六成,省级B类的12个,副省级C类的13个。

什么是柔性引才项目
柔性引才是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不改变其户籍(不迁户口)或国籍,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创业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

可能很多人想说
管我什么事
那你就错了



这些项目涵盖了临床公共卫生全科三大领域,涉及妇产科儿科心脑血管中医科等类热门专科。

最直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足不出宝安,就能看名医”的就医需求,让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受惠于民。


其中临床类引进的项目最多,宝安卫计局医政科与人力资源科组织了三场次的卫生临床类柔性引才项目专家评审会,对2016年度卫生临床类59个柔性引才项目进行了评审。经过3天的评审,最终59个项目全部通过了评审。

(临床类专家们评审现场)

这次认定的66个柔性引才项目,区卫计局将拨付项目经费1851.5万元。让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受惠于民。
另外通过此次柔性引才项目合作,将高层次、高水平的医疗团队资源集聚和引入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学科发展方面进行传、帮、带,也有助于强化本土医疗人才培养的“造血”功能,整体提升宝安医疗卫生系统的软实力。

宝安区医疗卫生柔性引才A类项目清单
序号科室名称引进专家人才类别所在单位
1口腔科曾融生    (团队)A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2消化内科曾志荣    (团队)A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骨科查振刚A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神经外科陈明振A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消化内科陈其奎A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6妇科何援利A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7骨三科黄崇博    (团队)A广州市正骨医院
8脾胃病科邝卫红A广州中医药大学
9口腔科赖仁发    (团队)A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创伤外科及矫形骨科李刚A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11糖尿病科李赛美A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眼科李涛A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13神经外科李铁林A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14骨科林宏生A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烧伤整形外科刘旭盛A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皮肤科陆春      (团队)A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17心血管病科马虹A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8名中医馆梅国强A湖北中医药大学
19男科戚广崇A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20肛肠科任东林    (团队)A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1针灸科石学敏    (团队)A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2脑病科田时雨A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3神经内科田时雨A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4妇科王小云    (团队)A广东省中医院
25麻醉科王焱林A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6超声科谢红宁A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7心血管病科熊继柏A湖南中医药大学
28儿科PICU许峰A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9针灸科许能贵(团队)A广州中医药大学
30骨伤科许学猛     (团队)A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31儿科许尤佳A广东省中医院
32妇科张建平A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33脾胃病科周福生A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
来源:健康宝安

龙岗两大人才基地开门迎客!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
在这里将青春挥洒
创新、有活力的龙岗
聚集了一众英才~

最近爱才惜才的龙岗又有大动作啦!



9月23日,“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对接交流会暨龙岗创投大厦和智慧家园项目开园仪式顺利举行。此次开园仪式和对接交流会同步举行,旨在更好地宣传龙岗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千人计划”专家及各行业优秀代表深入了解龙岗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龙岗区领导龚祖兵、刘伟、尚博英、徐向明以及2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的代表等领导和嘉宾,近300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正式开园迎客的
龙岗创投大厦和智慧家园项目
是龙岗区城投集团打造的高端产业载体,
承载着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使命。




 龙岗创投大厦 龙岗创投大厦定位为企业总部基地,是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千人计划创业园)总部基地,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总部企业以及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
 智慧家园 智慧家园定位为产城融合示范基地,是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千人计划创业园)产业化基地,打造集孵化器、加速器、研发办公、先进制造、总部基地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园区,重点引进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开园仪式意味着这两个基地的正式启用
将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发展
提供空间保障和服务支撑。



“千人计划”专家座谈会

在紧接着的“千人计划”专家座谈会上,20多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区领导以及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专家们携带的技术、项目以及对政策、资金及产业空间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展开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当日下午的“千人计划”专家对接交流会上,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专家们提出的需求和想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接。
此外,会上还邀请了区重点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代表与专家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洽谈,争取和专家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相关技术和项目落地生根。据悉,此次参会的20多位“千人计划”专家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各位专家在各自领域都拥有国际先进的技术和专利,涵盖通讯、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器人、卫星导航、海洋工程等多领域,十分契合龙岗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龙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龚祖兵在致辞中表示:
龙岗作为落实深圳市“东进战略”的主战场和核心区,是深圳辐射粤东闽西、打造深莞惠“3+2”经济圈的战略前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战略腹地。当前。龙岗正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正努力成为深圳未来30年高速增长的第三极。在推进全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龙岗区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发展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研究出台了“深龙英才计划”等系列政策,对符合标准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和最高300万元场地费用补贴;对广东省创新创业团队、深圳市“孔雀计划”团队,给予团队及其成员最高2800万元的资助。未来五年,龙岗预计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亿元,提供10万套人才安居房,用于引进和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龙岗发展。截至目前,在龙岗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及国际知名科学院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3名,市“孔雀计划”人才和高层次人才703名,广创团队和孔雀团队25个。龚祖兵表示,热忱欢迎各位“千人计划”专家到龙岗创新创业,龙岗区将立足于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积极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营造最佳环境、提供广阔舞台。




此次“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对接交流会成功举办,
将进一步夯实龙岗创新驱动发展的“智核”,
对龙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龙岗将抓住此次对接交流会的有利契机,
加强与各位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
争取相关项目和技术的落地,
进一步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共同推进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




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
(深圳市“千人计划”创业园)简介




为满足不同团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各类型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区位优势、物流路网、规划层次、孵化功能、管理服务、产业布局等因素,园区按照“一园三基地”的模式(即总园区+孵化基地 +总部基地+产业化基地),建设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千人计划”创业园)。



总园区:中海信(深圳)创新产业城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上李朗片区,区位便利交通发达,北通机荷南接水官,地铁十号线预计贯穿该园区,周边设有甘坑站、凉帽山站和上李朗站。园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包含创新产业加速区、公共服务区、综合配套区和人才居住区等功能区。目前已引入各类高新和双创企业200余家,入园企业每年的GDP贡献超过100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同时,该园区与我区产服集团加强合作、联合运营,提供专业化园区管理和服务,助力满足入驻企业发展的需求。
总部基地:龙岗创投大厦位于大运新城北部,其中创投大厦占地1.05公顷,总建筑面积12.72万平米,楼高191米,为龙岗商务地标;龙城工业园总建筑面积10.65万平方米,含三栋研发办公(建筑面积7.28万㎡)及三栋公寓(建筑面积3.37万㎡,732套),计划按照综合整治+拆除重建的方式分期实施升级改造。
项目定位为企业总部基地,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总部企业以及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满足复合商务办公、研发创新、会议展示、商业休闲、生活居住等多种功能,将创投大厦打造成为龙岗区对接国际、辐射深莞惠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科技企业及现代服务业总部基地,与龙城工业园项目的创新创业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吸引高科技初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将龙城工业园打造成为深圳东部科技创业、创新的“双创”示范园区。

孵化基地:云里智能园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坂雪岗大道与发达路交汇处,临近地铁环中线坂田站仅100米,居于我市中心位置,地铁沿线接驳便捷,交通物流系统发达,有利于承接我市“孔雀计划”团队。园区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已有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园区规划包括自由组合研发空间、庭院式研发空间、会展路演中心、众创空间、主力智能区、孵化成长区和生活配套区。





产业化基地:龙岗智慧家园位于宝龙科技新城核心区域,项目占地面积3.7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9.16万平米。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10.19万平方米,已于2017年8月竣工验收;二期总建筑面积18.97万平方米,计划于2019年6月竣工验收。


项目定位为产城融合示范基地,打造集孵化器、加速器、研发办公、先进制造、总部基地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园区,重点引进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来源:龙岗区城投集团

这四类人注意!你已经被深圳盯上!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到底吸引了多少人
我们用实力说话!
以下这四类人才请注意!
大会已经盯上你咯!
↓↓↓

海外顶尖专家、
外籍人才、
海归人才、
国内高端人才

让我们分别来看看,
大会在引进这些人才方面都作出了哪些贡献吧~


1


海外顶尖专家

对于最最“高大上”的海外顶尖专家,
大会以中央“千人计划”
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外专千人计划”为引领。
全国引智部门借助大会平台,
为中央部委办及各省市引进多名外国专家。



截止到2016年,国家“千人计划”外国专家总数增加到335名,加上46名既往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外国专家,总计381名外籍顶尖人才纳入国家外国专家局联系和服务范围。



2


外籍人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不断吸引着来自全球的优秀企业和人才。
根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6年,
在华居住的外籍人士已经超过200万人,
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
大会针对国内企事业单位外籍人才用工需求,
同时为越来越多的来华外籍人士解决求职困难,
设立外籍人才招聘专场。
十五届大会累积吸引超过12000名外籍人才,
其中超过4500余人达成岗位意向。


3


海归人才

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已经形成一股“归国潮”!
这些“大海龟”在国内创新创业,
产生了不少高精尖的企业,
“海归经济”蓬勃发展!

大家都很熟悉的光启团队
就是这样一个企业!


2010年,刘若鹏带领的光启团队首次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当年获得深圳市外国专家局的留学人员创业补贴。每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光启集团招聘总监都会亲自带队,招聘包括计算机机器人等相关岗位。作为广东首批引进的海外创新科研团队和2010年深圳十大自主创新工程,光启在深圳这片土壤上生根发展,目前已悄然成为世界超材料领域的引领者,正在打造一家全球性的创新公司。

不止光启,
咱们深圳的一大批海归骨干企业,
大疆、绎立锐光、茁壮、柔宇科技等公司
已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为了与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
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的高峰期更加吻合,
从2015年开始,大会调整会期,
从以往每年11月调整至每年4月。
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引进的
海归人才薪酬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可以说是很棒棒了!





4


国内高端人才

国内的高端人才
也是大会重点关注的对象!
大会自2001年举办以来,
服务的国内人才对象,
主要是具备良好教育背景和素质的求职者
同时包括一部分数量需求较大、
岗位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与其他平台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就是
对求职者、企业的覆盖和邀约更为精准!
岗位意向达成率平均为15%左右!
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同类人才交流活动!



每6-7个求职者中,有1个人可以找到合适岗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者人数的20%左右,相当于每5名求职者中就有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当然了,
大会也助力着深圳的海外人才引进。


数说人才深圳



数据
Digital
深圳吸引海外留学人员连续十年持续增长,累计人数超过9万人,由2007年引进1000余人,到2016年引进海外留学人员首次突破10000人,2017年预计超过15000人。截至2017年8月,深圳市累计共确认孔雀计划人才2601人,其中A类人才168人、B类人才587人、C类人才1846人。累计有18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为全省“友谊奖”人数的32%;14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为广东省外专千人人数的50%。




从项目引进方面看,
历年来通过大会为深圳
引进的项目、智力成果数量
呈现周期增长态势。


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
究竟大会有什么“法宝”,
才能交出这么优秀的“引才成绩单”?
下面小编就带你瞧一瞧。

自2001年第一届起到2017年第十五届,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人才结构、人才需求、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大会的板块内容设置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从最初的几个业务交流会议,发展到现在的十五个板块,包括100多场各类国际专业会议、论坛、项目对接活动。

这么多活动,
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具体都有哪些?
大会内容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
展览治谈、
才智论坛、
专业会议、
高端人才对接
四个大类别。


1人才交流、国际合作


大会自创办以来吸引了来自政、商、学界精英,来自中、美、英、德、法、韩等世界各国政要、诺贝尔奖学者、各国外交官、世界知名企业家、高校学者等大批海外重磅级嘉宾出席,探讨当今世界人才流动大趋势、为中国人才引进与人才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以高端人才引进为核心,包括应届生招聘、中高端岗位招聘、海归人才招聘、外籍人才招聘在内的多场人才对接活动,覆盖不同背景、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领域人才。


2学术交流


每年大会设置数项专项学术研讨活动,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各领域具有独到见解和优秀经验的人士参与到论坛中。
论坛主题涉及人才战略、企业管理、科研成果、城市建设等诸多议题,始终围绕人才和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启迪思想、创新理念。


3项目对接


大会作为人才交流、资源互通的平台,每年为各类资本、智力的共享和对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机遇。



“走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高端人才!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也肩负着
聚焦高端人才、服务高端人才的重要使命!
对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这些成果,
你还满意吗?
一起来点个ZAN吧!


来源: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01-2017)统计分析评估报告、深圳人社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17:50 , Processed in 0.2824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